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理科的知识不如在座的各位同学,具体我讲不出来,只有胡思乱想。
互补怎样补法呢?一个是文科学生学一点理科的课,比如学哲学的要学一门理科的课。
不仅要互补,还要互相渗透。
21世纪要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非文理结合不可。
新世纪才过了10个月,还有99年零2个月,大家可以有很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报纸上老讲网络与基因。
理科同学可能理解的多一些,文科的可能理解的少一些。
我是外行,不懂。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篇文章,说基因有坏基因,好基因,有善有恶,这就比较有趣了。
我们中国哲学讲性恶性善。
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
讲了几千年,不是讲性善的就是讲性恶。
当时,我自己有一个想法,就是性不能有善,什么原因呢?人就是动物,动物都有本能。
鲁迅把本能归纳为:第一要温饱,第二要发展,第三要传宗接代。
动物植物都这样。
北大有一种草,你走过就会粘到你身上。
这是干嘛?目的为传宗接代。
桃为什么是甜的?苦的不好吗?甜的,人吃了以后,把桃核丢出去,传宗接代。
动植物都有这种本能。
中外的圣人都讲究道义,说一个人的本能不能过分发展,不能影响别人。
影响别人,这个社会就无法存在。
我们要自由,将北京的红绿灯都去掉,够自由了吧?但是,这样北京能存在一天吗?汽车不相撞吗?影响别人,你自己也发展不了。
基因有好的坏的。
我家有个亲戚,4代包括外孙都长得很漂亮,这是为什么,别的家族没有这么漂亮。
这是不是好基因,我不知道。
清华有两位大家,一位是大物理学家李政道,也是北大的教授;一位是大画家吴冠中,刚在中国美术馆搞了一个科学与艺术展,还出了一本书。
展览会和书我都看了,说的是艺术和科学的相通之处。
《光明日报》登过一个书评,评《物理学与艺术》,讲的是同一个问题。
开座谈会时,北大物理系的一位教授参加了。
我看了一下他们讨论的结果。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绝不像以前讲的那样泾渭分明。
从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越来越深化,越来越分化。
最早的时候,只有哲学,后来分出物理、化学,再后来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边沿学科越来越多。
到了21世纪,我想边沿学科还要增加,增加的同时文科和理科的互相渗透能不能达到?我想真要创新,应该从这地方创起。
季羡林在首届北京大学文科论坛上的讲话(3)
(本整理稿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2001年11月2日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新日知录》之九(1)
无论是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还是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以分析手段为突破口,都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摆在自然科学工作者面前的是实实在在真正存在的物质的东西。
数学现在也归入自然科学,但是数学家眼前摆的不是物质的东西,他们具有的是蕴藏在脑海里的抽象数字。
这问题应另当别论,不能与自然科学混为一谈。
自然生成物,露在外面的是它的表面形象,构成的结构规律则是蕴藏在内部的。
必须先用分析的手段,打开缺口,才能进入内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这个丧尸遍布的世界里。我只想活下去。有错吗?(纯丧尸流,无变异无进化)...
身为宫女却有着凌驾后宫诸妃之上的美貌,而这是她注定不能平凡的原因。任何人,都想把她当做棋子。从小跟随的主子,想用她来稳固地位权势最大的皇后娘娘,想要用她来斗败自己的敌人而那个天下至尊,又想要做什么呢这是一个宫女迫于形势成为宫妃,然后成为宠妃,最后向皇后之位进发的故事,而她的背后却又隐藏着此生最大的秘密。此生此世,不死不渝。这是帝王对她最重的承诺。(已有百万完本文,请大家放心跳坑!每日一更哦)...
末世来临,秦优意外发现祖传的手镯里竟然有一方空间。能存粮,能种菜,还能养鸡鸭。且看她如何仗着一方空间在末世修行,开创新纪元...
林霄穿越到一个全民成神的超奇幻超科幻时代。从一个神性生物起始,建立神域,经营眷族信徒,点燃神火,凝聚神格,征战外域,夺取神格。凭借穿越自带的金手指,林霄一路征服无数位面与晶壁系,掠夺神格,最终成就无上伟力,神上神!...
神奇道具师由作者道三生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神奇道具师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