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第1页)

荒年缺粮,有钱人家把自家的粮食捂得紧紧的,一家老小过得滋滋有味。

宿迁城里确依然灯红酒绿,城南的河清巷内,大小妓院照样生意红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嬉笑怒骂皆春色。

宿迁城北郊,离县城约十华里地,有个叫做井儿头的乡镇,靠镇南头有一处德国人办的面粉厂,此面粉厂乃当时苏北一流之大厂,设备全是德国货,日产袋装白面堆如山。

宿迁乃一苏北小县为何德商偏把面粉厂设在宿迁呢?这里要简单交待一下,宿迁虽苏北小城,但是为苏鲁接攘之地,加之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绕宿迁城东而过,恰其势又处徐州淮阴之间,故交通水运便利。

自隋唐开通京杭大运河之后,宿城又是运河之线重要结点,宿城东南的东关码头是运河沿线上相当重要的关口。

据后人考证,自隋唐开凿大运河之后,南方诸省赴北京科考的举子大概有三条路线可走,西线走两湖、河南、河北而经直隶赴京;东线走闽、浙、沪之沿海而京;中间走浙、苏沿京杭运河而赴直隶进京。

故进京科考之士欲走中线,必经宿迁。

加之明清漕运之盛,南方粮食、丝绸大宗货物北运更非走宿迁不可,加之走陆路沿苏北、鲁南官道也须经宿迁。

故明清宿迁之繁盛空前。

正是宿迁独特的区域优势,列强扣关以来就有不少外国人在宿迁投资设厂,而井儿头紧挨宿迁城北,运河又从井儿头南端穿流而过。

因携地利交通之便,故在井儿头境内先后出现过玻璃厂、面粉厂等几家外国人投资的工厂。

而外国人投资的工厂也正是看中了京杭运河这个黄金水道:顺运河北上可达徐州进而津京;南下可达扬州、苏南之苏杭二州乃至上海。

外国人在宿迁开设的工厂,官府不能也不敢随便干涉,工厂内有私人武装,把守极严,当时中国人未经允许决不许随便入内。

厂区就犹如国中之国。

外国人或骑马或坐轿或乘马车,都把头仰得高高的,看都不看中国人一眼,当地人称这些黄头发的妖怪一样的人为黄毛子,老远见到这些黄毛子来了,都纷纷躲避,唯恐不注意,被黄毛子抽上一鞭子。

话说这千里赤旱大地上,能吃的都被老百姓吃光了,不能吃的鼠蛇甚至泥土都吃了,饿死的人到处都是,百姓已经无生路可走了。

在宿迁城北的井儿头,一场动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苏北大地上发生的这场历史上少见的大灾荒以来,德国人开办的这家面粉厂虽然像往常一样每天生产,产出的面粉运到运河码头装船运走,但他们也似乎感到了什么?护送面粉的武装增加了。

每天运货,那些带枪押运的家伙个个荷枪实弹如临大敌。

井头街北的茶壶窑西头残堤上住着一户吴姓人家,主人吴蒙明约有五十来岁,满脸络腮胡子,个子顶高。

其妻乃典型庄户人家出身,家中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成半大小伙子了,唯独老三则一岁多一点,刚刚会走路,只学会喊爸妈等语。

主人吴蒙明本不是当地人,从口音上看是从北方过来的,不过在此地已经住上有些年头了。

有人记得他们一家人来时的情景,来时老二还没有出生,一家三口一辆独轮木车,吱吱呀呀,从北方官道而来,到了井儿头地界,一家人见该地有山有水,当地人又厚道,遂在此定居。

吴蒙明在茶壶窑帮人打短工,制作各种陶壶,陶碗,又租借当地吴姓人家二亩土地耕种。

后来吴蒙明不知从哪里凑来一些银两,干脆把吴姓人家的那二亩地给买了过来,一家人就此安顿下来了。

有人说,吴蒙明姓吴,而茶壶窑当地吴姓又是一大姓,怎么这么巧啊?诸位不知,这吴蒙明本姓曹,乃非姓吴,真名乃叫曹蒙明。

当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北方义和团要灭洋扶清。

直隶、山东大地遍燃起义和团烽火。

这曹蒙明乃当地义和团一小首领也,早年的义和团乃是保家安民、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组织,这些义和团民平时种地,闲时练武,这曹蒙明就是那时练就一身武艺。

据说武艺练成时,气运到一定火候,身体可以刀枪不入,鬼头刀砍到肚子上也就是一道白痕而已。

庚子年间,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义和团杀洋人为由率军攻打津京,这曹蒙明跟随本庄本姓曹福明(义和团有名大首领之一)率领团队攻打洋人。

义和团设坛口吞符咒,高喊:刀枪不入,杀尽洋人的口号,勇猛冲杀。

可是洋人的子弹、炮弹太厉害,义和团人马是前面的死了,后面的踏着兄弟们死尸朝上冲。

一仗打下来不论洋人是否被击退,可广大义和团弟兄也就所剩无几了。

仗打了几天不知什么原因,原来和他们一道攻打洋人的清军突然反目为仇,帮洋人打起义和团来了,清军杀起义和团来比洋人更残忍。

曹蒙明命大,伏在死人堆中装死才活了下来,家乡是呆不下去了,曹蒙明在战场上拣了些银元作盘缠,带着妻儿逃到了苏北井儿头,隐姓埋名生活了下来。

定居在井儿头的曹蒙明遂改名吴蒙明,用余下的一些钱买了吴家二亩薄田,由于自己跟随窑家打了一段时短工,学了些制陶盆、陶罐的手艺,自己又盘了一所小窑,当起了小老板,小日子过得也还说得过去。

每每闲了下来,吴蒙明便会操起当年义和团耍弄那把鬼头刀,呼呼呼练将起来,这也引起周围邻居们的注意和好奇,于是有人就跟着练了,很快吴蒙明就聚起了十好几个跟随他练武之人。

吴蒙明就把这些徒弟们组织起来,农忙时农忙,农闲时练武。

在他这十几个徒弟当中,学练得最好的有两位,一位姓仇叫仇发家,乃井头北仇家圩人,此人家境比较宽裕,是仇家的独苗,因为仇发家小时多病,身体瘦弱,为此家中常常发愁。

一日从离井儿头北五十多里地的司吾山中下来一位化缘老僧,来到仇家门口,仇发家父亲施给老僧一些铜钱,仇发家父亲便询问老僧:&ldo;大师傅,请给小儿看看,这孩子将来怎样?&rdo;老僧抬眼看了看抱在母亲怀中的仇发家,又把他从其母手中接过抱在怀中,用手摸摸小孩的胳脯和细腿,把小孩复递给了发家母亲,方双手合十,口念&ldo;南无阿弥陀佛。

&rdo;特向仇发家父亲说道:&ldo;施主要我说实话还是假话?不怕得罪你俩,我实话告之,看此孩细眉,瘦骨,印堂凹深,实非达官贵人之相,不如舍与庙中,在庙上吃斋念佛或可终老一生?如若不然,不得善终。

&rdo;说完,又念一声:&ldo;阿弥陀佛。

&rdo;仇家父母虽家道殷实,却也不是可恶之辈。

他们听了老僧之言不觉叹息,仇父当下劝其妻曰:&ldo;不如暂且把这孩子让老僧带走吧,有朝一日想孩子了就过去看看。

&rdo;仇母是眼泪直下,一边搂着仇发家,一边抹一把擦一把眼泪说:&ldo;他爹,就咱这一棵独苗,如若舍给庙上我们老俩口今后靠谁养活呀?唉,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孩子咱哪也不送去,由娘抚养,管他日后怎样呢。

&rdo;老僧无奈,只得离去。

等到仇发家长到八九岁光景,仇家听说南边井儿头有一吴姓练武强身,待打听到后,就托人把仇发家送与吴蒙明家,好说歹说,拜吴蒙明为师,练起武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凤于九天

凤于九天

试问女子的容颜能有多值钱?她是先帝亲点的皇后,却在颜容半毁时被一纸圣旨从后变妃。一旨双嫁,绝色的妹妹代她入宫为后,而她远嫁给那少年封王,权倾朝野,冷酷残暴的雪亲王新婚夜,他说她的容颜只配呆在马厩里,虽有王妃之名却只能任人奚落…他中毒命在旦夕,她不顾一切救他,只为让自己活有尊严以妻子这名,行幕僚之实她伴在他身边,可在滚滚黄河之上他却冷眼看她跌入那万劫不复之地死而不灭,灵魂的不甘让她得以重生,世间男儿皆爱貌,那么这一世东方宁心定要惊才绝艳,这一世东方宁心定要荣耀满光华,这一世定东方宁心要凌驾九霄之上...

我召唤了神明

我召唤了神明

友情提示这是女频文,女主视角二次元宅女琉璃难得出街赏雪,结果遭遇翻车现场。真车祸,真翻车。穿进异世,刚落地就遭遇两个小部落大战,成为某母系氏族部落的继任女巫。外有兽族强敌环伺,内有父系氏族崛起,还有个冰河时代的大环境,琉璃差点两眼一抹黑好在她气运逆天,自带召唤系统。召唤术初级可召唤初级元素生命,有万分之一的机率召唤出高阶元素生命,有十万分之一的机率召唤出神眷者,有百万分之一的机率召...

漫威哈里奥斯本

漫威哈里奥斯本

哈里奥斯本就是我。...

农门巧妇

农门巧妇

穿越成了好吃懒做,又爱撒泼耍滑的‘骚狐狸’杜氏,吃了上顿没下顿,丈夫厌恶不肯碰她,婆婆憎她嫌她,街坊邻居拿她当笑话,在村子里的名声也不好杜若只好埋头改善自己的处境,一步步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与相爱的人携手共度此生。...

情有独冢

情有独冢

网球王子冢不二同人文,主要是大学毕业后的他们,少许学生时代扩写,成年时代几乎都是原创剧情。三章之后是甜文。官配谁会写虐文啊???哈哈哈随便看看,剧情很长。手冢大满贯之后突然巅峰退役,为了创造出不逊色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网球,他决定作为教练再次踏上一段艰难的道路,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开启了新的一段人生,有不二陪...

荒腔

荒腔

沈弗峥第一次见钟弥,在粤剧馆,戏未开唱,台下忙成一团,摄影师调角度,叫钟弥往这边看。绿袖粉衫的背景里,花影重重。她就那么眺来一眼。旁边有人说这是我们老板的女儿,今儿拍杂志。沈弗峥离开那天,州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