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200年前,曾经的亚洲一流大城所在。
从遗址看,这个被称为上京龙泉府的渤海国首都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环套组成,外城周长30余里。
全城由一条贯通南北的宽阔大道分成东西两区,又用10余条主要街道分隔成许多方块区域,完全是唐朝首府长安的格局和气派。
京城的北半部即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宫城,城墙周长也有5里,内中排列着5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东墙外则是御花园,有湖泊,有亭榭,有假山。
宫城中一个最完整的遗物是文献上查得到的一口井,叫&ldo;八宝琉璃井&rdo;,井壁由玄武岩石砌成,几乎没有任何损坏。
我在井口边上盘桓良久,想象着千余年来在它身边发生的一切。
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一路上陪着我参观的牡丹江文化局副局长刘平先生以前曾负责过这里的发掘和管理工作,他说,从种种材料看,这座城市在公元8世纪至9世纪之间可能是亚洲最大的都市之一,当时不仅是渤海国的百城之首,而且是东北亚地区的贸易枢纽,把遥远的长安和日本连成一条经济通道。
人们从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可推断出当时这座城市的繁华:这座都城西部和北部的牡丹江上竟密密地排列着5座跨江大桥的桥墩遗迹,而今,附近很大的一片土地上数万人的现代繁忙生活,只一座桥就绰绰有余,想一想,当日该是一副何等样的景象!这样一座城市,真会消失得如此彻底?
渤海国都城遗址
盛唐文明与游牧民族
我从资料中知道,渤海国是当时东北大地上受盛唐文明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先进的一个自治藩国。
可以想象,刚刚从一种比较原始的游牧生态走过来的部落,要不要接受当时也许是世界上最高文明之一的盛唐文明,是会经历一番长期而艰苦的斗争的。
翻来覆去斗争了好多年,终于以先进战胜保守,以文明战胜落后,在大仁秀时期(817‐830)达到鼎盛,世称&ldo;海东盛国&rdo;,其首都与唐朝长安一东一西地并立于世。
但是,切莫乐观,先进真的战胜了保守吗?文明真的战胜了落后吗?未必。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搬到社会历史上来常常碰壁。
&ldo;海东盛国&rdo;太招眼,太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忌恨了,它与唐朝的亲密交往也太让别的游牧部落看不惯了,它所汇集的财富太让人眼红了,它拥挤的街市太能够刺激别人的占领欲了,它播扬四海的赫赫大名太能煽起别人要来吞食它的野心了,于是,它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它最脆弱的时期,千万不要为万众瞻仰而高兴,看看瞻仰者的眼神吧,最严重的危机已在那里埋伏。
大仁秀时期才过去100年,公元926年,渤海国竟一下子被契丹所灭,像是一出有声有色的戏突然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但仔细一想,这个结尾却也是合乎逻辑的。
唐代懿德太子墓的仪仗图,渲染了唐王朝军容之壮、国力之盛。
既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盛唐文明,怎么还会被游牧民族所灭呢?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未免天真。
不管哪一种文明在最粗浅的层面上是无法与野蛮相抗衡的,&ldo;秀才遇到兵&rdo;的可悲情景会频频出现。
遥远的唐朝有时可以在实力上帮点忙,但也十分有限。
唐朝自身也经历着复杂的内部斗争,后来自己也灭亡了,怎么帮得上呢?因此,渤海国中主张接受盛唐文明的先进分子注定是孤独的悲剧人物。
他们很可能被说成是数典忘祖的&ldo;亲唐派&rdo;,而唐朝却又不会把他们看作自己人。
在这一点上,唐玄宗时期渤海国的大门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的哥哥一度是渤海国的统治者,一直想与唐朝作对,他争执几次无效,就逃到唐朝来了。
哥哥便与唐朝廷交涉,说我弟弟大门艺对抗军令躲到了你们这儿,你们应该帮我把他杀了。
唐玄宗派几名外交官到渤海国,对那位哥哥说,大门艺走投无路来找我,我杀掉他说不过去,但你的意思我们也该尊重,因此已把他流放到烟瘴之地岭南。
本来事情也就过去了,不想那几个外交官在渤海国住的时间长了说漏了嘴,透露出大门艺并未被流放。
于是那位哥哥火了,写信给唐玄宗表示抗议,唐玄宗只得把几个外交官处分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事曾作过有趣的批评,大意是说:唐朝对于自己的隶属国应该靠威信来使它们心悦诚服。
渤海国那位弟弟为了阻止一场反唐战争来投靠你,你应该有胆量宣告他是对的,没有罪,而哥哥则是错的,即便不去讨伐,也要是非分明。
不想唐玄宗既没有能力制服那位哥哥,又不能堂堂正正地保护那位弟弟,竟然像市井小人一样耍弄骗人伎俩,结果被人反问得抬不起头来,只好对自己的外交官不客气,实在是丢人现眼。
(参见《资治通鉴》卷二‐三)司马光说得很好,但这位历史学家应该知道,一切政治家都是现实主义者,至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为一种远离自己的文明和文化而付出太大的代价。
那位叫做大门艺的弟弟只能在长安城里躲躲藏藏,他为故乡都城的文明而奋斗,但故乡的都城却容不了他。
后来,渤海国由于自身的改朝换代进一步走向了文明,但这样一来渤海国本身也就成了那位弟弟,因高度的文明而走向孤单,走向脆弱,走向无援。
渤海国都城遗址
&ldo;海东盛国&rdo;毁于契丹人的大火
不错,走向了文明的渤海国首都城墙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强韧的心理规范和社会秩序,还不至于很快就退化,但野蛮者对此有自己的办法。
契丹人占领渤海国首都之后,先是尽情地抢掠了一番,后来发现一座城市是一种无形的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默契的定型,哪怕是无声的砖石檐墙、大街通衢也会构成一种强大的故国之思和复仇意念,要去捕捉却又不知去向,以为没有了却又弥漫四周。
契丹人恼怒了又胆怯了,胆怯与野蛮一结合总能做出世间第一等的大坏事,他们下令腾出首都,举国南迁,逃开这些街道和楼宇,拆散这些情绪和气氛,然后放一把大火把这座都城彻底烧毁。
在&ldo;海东盛国&rdo;遗址上建起的博物馆。
我们现在无法描述那场大火,无法想象一座亚洲大都市全部投入火海之后的怕人情景,无法猜度那无数过惯了大城市繁华生活的渤海人被迫拖儿带女踉跄南下时回头看这场大火时的心情和眼光。
记得当地考古工作者告诉我,发掘遗址时,总能看到一些砖块、瓦片、石料这些不会熔化的东西竟然被烧得粘结在一起,而巨大的路石也因被火烧烤而断裂。
这场火看来实在是不小,不知前后烧了多长时间。
我伸头看过的那口八宝琉璃井的井水,当时一定是烧沸了的,那么,远远滋润着它的无数水源也都会连带着燥热起来,在地下蒸腾。
但是蒸腾也就蒸腾罢了,过不了多久,一切又重新冷却,朔北的长风把最后一缕火焦味吹走了,厚厚的冰雪抹去了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一点热量,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从渤海国南迁的人四处散落,几代之后,连一个渤海人的后裔也难于找到了。
我们仍然只能说,历史,曾经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有关城市的梦。
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流氓沈飞重生回到2008年。继续走老路当流氓?还是抛弃兄弟走正道?不当流氓!要带兄弟走正道!赚大钱!喝最烈的酒!玩最野的妞!凡是我沈飞的兄弟!都拒绝赌毒!他不是你们董事长吗?为什么全公司都叫他大哥?命里有财,书都不用翻!沈飞不按规矩做生意!他就是个流氓!沈飞别叫我流氓,我做的都是正经生意!你们凭什么诽...
夫人,大帅又在作死了由作者明药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夫人,大帅又在作死了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她莫云凌身为长公主,却还是没有逃脱和亲的命运。一夕他挥手将她重伤,冷笑,刺杀本王,你以为你还可以活?二夕他掐住她的脖子,撕碎她的外衫,怒笑,这么喜欢勾搭男人,那不妨来勾引本王试试?三夕他怀抱妖娆的女子,冷酷看她,别说你肚子里面那个野种是本王的,你这么喜欢红杏出墙,本王将你赏赐给众将士如何?某夕她倚在旁人怀中,玩弄手中匕首,杏眼微眯,轻笑,这一次风水轮流转,你说,你想要怎么个死法?...
我叫林媛媛,结婚三年了,我老公都没有碰过我。但我毕竟也是一个女人,也会经常想那方面的事情...
那一年,贾府的大姑娘进入了大明宫,那一年,贾府诞下一个含玉的公子,那一年,贾府的四姑娘蹲在桃花树下,那一年,有个孩子吃着桃花酥讲着一个叫雪中的故事,那一年,大雪落漠北,有个年轻人一剑破甲两千六,剑气滚滚如潮,红楼梦未醒,有剑天外来,沙场百战,纵横朝堂,柔情似水,且听风鸣!...
家父患癌之后,我从悲痛中缓过劲来,想方设法地为其治疗,不辞辛苦,不惜代价。只要父亲能够康复,一切就都是值得的。但结果却是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时光难以倒流,既成的事实无法更改,正是由于关心,才充满了后悔。倘若再来一次,另外一种选择,可能自己依然会后悔尝试着从父亲的角度去看问题,当然想象和虚幻的成分居多姑且相信有鬼神,请允许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会有点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