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文化与气节
我在上面讲了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的特点,以及由这个特点所决定的吸收印度文化的态度。
现在我想谈一谈与此基本相同而又稍有区别的一个问题:文化与气节。
气节也属于伦理道德范畴。
但是在世界各国伦理道德的学说和实践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强调气节。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讲气节的地方不胜枚举。
《孟子&iddot;滕文公下》也许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样的&ldo;大丈夫&rdo;是历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人物,受到广泛的崇拜。
中国历来评骘人物,总是道德文章并提。
道德中就包含着气节,也许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大学者、大书法家、大画家等等,在学问和艺术造诣方面无疑都是第一流的,但是,只因在气节方面有亏,连他们的学问和艺术都不值钱了,宋朝的蔡京和赵孟蓇,明朝的董其昌和阮大铖等等是典型的例子。
在外国,评骘人物,气节几乎一点作用都不起,审美观念中西也有差别,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讲过。
&ldo;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do;这样的伦理道德境界,西方人是难以理解的。
寅恪先生是非常重视气节的,他给予气节新的解释,赋予它新的涵义。
对于王静安先生之死,他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写道: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写到这里,已经牵涉到爱国主义问题。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在中国有极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所谓&ldo;士&rdo;,一向有极强的参政意识。
&ldo;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do;,就是这种意识的具体表现。
从孔子、孟子、墨子等等先秦诸子,无不以治天下为己任。
尽管他们的学说五花八门,但是他们的政治目的则是完全一致的。
连道家也不例外,否则也写不出《道德经》和《南华经》。
他们也是想以自己的学说来化天下的。
仔细分析起来,爱国主义可以分为两种:狭义的与广义的。
对敌国的爱国主义是狭义的,而在国内的爱国主义则是广义的。
前者很容易解释,也是为一般人所承认的,后者则还需要说一下。
中国历代都有所谓忠臣,在国与国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中出现的忠臣,往往属于前者。
但也有一些忠臣与国际间的敌我矛盾无关。
杜甫的诗&ldo;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rdo;,确实与敌国无关,但你能不承认杜甫是爱国的吗?在中国古代,忠君与爱国是无法严格区分的。
君就是国家的代表,国家的象征,忠君就是爱国。
当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
但是这些人从来也不被认为是忠君的。
在中国伦理道德色彩极浓的文化氛围中,君为臣纲是天经地义。
大臣们希望国家富强康乐,必须通过君主,此外没有第二条路。
有些想&ldo;取而代之&rdo;的人,当然不会这样做。
但那是另一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与我现在要谈的事情无关。
真正的忠君,正如寅恪先生指出来的那样,&ldo;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rdo;。
这是我所谓的广义的爱国主义。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7)
至于狭义的爱国主义,在中国也很容易产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这个丧尸遍布的世界里。我只想活下去。有错吗?(纯丧尸流,无变异无进化)...
身为宫女却有着凌驾后宫诸妃之上的美貌,而这是她注定不能平凡的原因。任何人,都想把她当做棋子。从小跟随的主子,想用她来稳固地位权势最大的皇后娘娘,想要用她来斗败自己的敌人而那个天下至尊,又想要做什么呢这是一个宫女迫于形势成为宫妃,然后成为宠妃,最后向皇后之位进发的故事,而她的背后却又隐藏着此生最大的秘密。此生此世,不死不渝。这是帝王对她最重的承诺。(已有百万完本文,请大家放心跳坑!每日一更哦)...
末世来临,秦优意外发现祖传的手镯里竟然有一方空间。能存粮,能种菜,还能养鸡鸭。且看她如何仗着一方空间在末世修行,开创新纪元...
林霄穿越到一个全民成神的超奇幻超科幻时代。从一个神性生物起始,建立神域,经营眷族信徒,点燃神火,凝聚神格,征战外域,夺取神格。凭借穿越自带的金手指,林霄一路征服无数位面与晶壁系,掠夺神格,最终成就无上伟力,神上神!...
神奇道具师由作者道三生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神奇道具师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