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校舍总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教员和职员
有一个颇怪的现象,先提出来说一说。
在时间顺序中,济南高中是在最后,也就是说,离现在最近,应该回忆得最清晰。
可是,事实上,至少对教职员的回忆,却最模糊。
其中道理,我至今不解。
高中初创办时,校长姓彭,是南方人,美国留学生,名字忘记了。
不久就调山东省教育厅任科长。
在现在的衙门里,科长是一个小萝卜头。
但在当时的教育厅中却是一个大官,因为没有处长,科长直通厅长。
接任的是张默生,山东人,大学国文系毕业,曾写过一本书《王大牛传》,传主是原第一师范校长王世栋(祝晨),上面已经提到过。
&ot;王大牛&ot;是一个绰号,表示他的形象,又表示他的脾气倔强。
他自己非常欣赏,所以采用作书名,不表示轻蔑,而表示尊敬。
我不记得,张校长是否也教书。
教务主任是蒋程九先生,山东人,法国留学生,教物理或化学,记不清楚了。
我们是高中文科,没有上过他的课。
有一位李清泉先生,法国留学生,教物理,我没有上过他的课。
我记得最详细最清楚的是教国文的老师。
总共有四位,一律是上海滩上的作家。
当时流行的想法是,只要是作家,就必然能教国文。
因此,我觉得,当时对国文这一学科的目的和作用,是并不清楚的。
只要能写出好文章,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北园高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唯一的区别只在于,那里的教员是桐城派的古文作家,学生作文是用文言文。
国民党一进城,就仿佛是换了一个世界,文言文变为白话文。
我们班第一个国文教员是胡也频先生,从上海来的作家,年纪很轻,个子不高,但浑身充满了活力。
上课时不记得他选过什么课文。
他经常是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大字:&ot;现代文艺的使命&ot;。
所谓现代文艺,也叫普罗文学,就是无产阶级文学。
其使命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市场上流行着几本普罗文学理论的译文,作者叫弗理契,大概是苏联人,原文为俄文,由日译本转译为汉文,佶屈聱牙,难以看懂。
原因大概是,日本人本来就没有完全看懂俄文,再由日文转译为汉文,当然就驴唇不对马嘴,被人称之为天书了。
估计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普罗文学的理论,也不出这几本书。
我相信,没有一个学生能听懂的。
但这并没有减低我们的热情。
我们知道的第一个是革命,第二个是革命,第三个仍然是革命,这就足够了。
胡老师把他的夫人丁玲从上海接到济南暂住。
丁玲当时正在走红,红得发紫。
中学生大都是追星族。
见到了丁玲,我们兴奋得难以形容了。
但是,国民党当局焉能容忍有人在自己鼻子底下革命,于是下令通缉胡也频。
胡老师逃到了上海去,一年多以后就给国民党杀害了。
第28节:我的性格(19)
接替胡先生的是董秋芳先生。
董先生,笔名冬芬,北大英文系毕业,译有《争自由的波浪》一书,鲁迅先生作序。
他写给鲁迅的一封长信,现保存于《鲁迅全集》中。
董老师的教学风格同胡老师完全不同。
他不讲什么现代文艺,不讲什么革命,而是老老实实地教书。
他选用了日本厨川白村著、鲁迅译的《苦闷的象征》作教材,仔细分析讲授。
作文不出题目,而是在黑板上大写四个字:&ot;随便写来&ot;。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曾经他是落魄的富家子弟,拥有一个耻辱的身份赘婿。虽然身负血海深仇却只能在别人白眼中苟延残喘。而现在他重生为王,一双铁拳打出一条生死路。一个兵王重生赘婿再次崛起的故事。...
夏以凉一直认为,这辈子遇到最丢脸的事莫过于穿着公司发的套装去参加宴会,然后华丽丽地撞上自家总裁!好吧!总裁大人您多眼金睛,看得出人家名为夏家堂小姐,可实际上只是叔叔婶婶和堂姐的佣人。好吧!总裁大人您心地善良,想要救人家脱离苦海,可也用不着把人家收编为妻吧?什么?挂名而已?嗯!那就只挂一年,就一年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意千欢作者九月轻歌文案黎郡主精于造园分外挑剔,无法忍受一点瑕疵。唐侯爷骁悍无匹工于权谋,难相与的名声在外。各自有心疾。前世相爱,饱受磨折今生改写生涯,再续前缘。只是,成亲后,某件事儿...
...
(业余写手作品,全文免费阅读。)皇帝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皇帝带兵打仗,御驾亲征!皇帝带兵娱乐,日理万鸡!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却因一次意外的穿越而改变一生,且看他如何挫败奸臣,诛杀昏君,泡尽天下美女,直至一统霸业!纯属虚构,请勿模仿(QQ群127919917 英雄客栈,欢迎忠实读者加入。)...
全球的手机同时出现了一款完全陌生的手游APP,不能卸载,不能移动,十分诡异。它拥有让人往返游戏异界,将技能装备以及一切物品带回到现世的能力。全人类都被迫参加这一场游戏。开局一裤衩,装备全靠打!新书全民的诸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