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的确,昆剧更应该像日本的能剧那样受到保护和重视;希望这次浙江昆剧团来访,我们除了听曲看戏外,能更进一步地认识昆剧在我国文化上深层的意义,及早动手抢救这些祖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姚白芳记录整理

原刊于1993年12月26日《联合报&iddot;副刊》

第二部分-2

第二部分第4章白先勇说昆曲(一)

很小的时候我在上海看过一次昆曲,那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

美琪是上海首轮戏院,平日专门放映西片,梅兰芳在美琪演昆曲是个例外。

抗战八年,梅兰芳避走香港留上胡子,不肯演戏给日本人看,所以那次他回上海公演特别轰动,据说黑市票卖到了一条黄金一张。

观众崇拜梅大师的艺术,恐怕也带着些爱国情绪,景仰他的气节,抗战刚胜利,大家还很容易激动。

梅兰芳一向以演京戏为主,昆曲偶尔为之,那次的戏码却全是昆曲:《思凡》、《刺虎》、《断桥》、《游园惊梦》。

很多年后昆曲大师俞振飞亲口讲给我听,原来梅兰芳在抗战期间一直没有唱戏,对自己的嗓子没有太大把握,皮黄戏调门高,他怕唱不上去,俞振飞建议他先唱昆曲,因为昆曲的调门比较低,于是才有俞梅珠联璧合在美琪大戏院的空前盛大演出。

我随家人去看的,恰巧就是《游园惊梦》。

从此我便与昆曲,尤其是《牡丹亭》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并不懂戏,可是《游园》中【皂罗袍】那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曲调,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以致许多年后,一听到这段音乐的笙箫管笛悠然扬起,就不禁怦然心动。

第二次在上海再看昆曲,那要等到四十年后的事了。

一九八七年我重返上海,恰好赶上&ldo;上昆&rdo;演出《长生殿》的最后一场。

&ldo;上昆&rdo;刚排好《长生殿》三个多小时的版本,由蔡正仁、华文漪分饰唐明皇与杨贵妃。

戏一演完,我纵身起立,拍掌喝彩,直到其他观众都已散去,我仍痴立不舍离开。

&ldo;上昆&rdo;表演固然精彩,但最令我激动不已的是,我看到了昆曲──这项中国最精美、最雅致的传统戏剧艺术,竟然在遭罹过&ldo;文革&rdo;这场大浩劫后,还能浴火重生,在舞台上大放光芒。

当时那一种感动,非比寻常,我感到经历一场母体文化的重新洗礼,民族精神文明的再次皈依。

大唐盛世,天宝兴亡,一时呈现眼前。

文学上的联想也一下子牵系上杜甫的《哀江头》、白居易的《长恨歌》:&ldo;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rdo;;&ldo;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do;。

等到乐队吹奏起【春江花月夜】的时刻,真是到了令人&ldo;情何以堪&rdo;的地步。

从前看《红楼梦》,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家宴》、《乞巧》、《仙缘》、《离魂》,后来发觉原来这些都是昆曲,而且来自当时流行的传奇本子:《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还有《牡丹亭》。

曹雪芹成书于乾隆年间,正是昆曲鼎盛之时,上自公卿贵族如贾府,下至市井小民,对昆曲的热爱,由南到北,举国若狂。

苏州是明清两代的昆曲中心,万历年间,单苏州一郡的职业演员已达数千之众,难怪贾府为了元妃省亲会到姑苏去买一班唱戏的女孩子回来。

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记载了每年苏州虎丘山中秋夜曲会大比赛的盛况,与会者上千,喝彩声雷动,热闹非凡。

当时昆曲清唱是个全民运动,大概跟我们现在台湾唱卡拉ok一样盛行,可见得中国人也曾是一个爱音乐爱唱歌的民族。

由明万历到清乾嘉之间,昆曲独霸中国剧坛,足足兴盛了两百年,其流传之广,历时之久,非其他剧种可望其项背。

而又因为数甚众的上层文人投入剧作,将昆曲提升为&ldo;雅部&rdo;,成为雅俗共赏的一种精致艺术。

与元杂剧不同,明清传奇的作者倒有不少是进士及第,做大官的。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写过传奇《续琵琶》,可见得当时士大夫阶级写剧本还是一件雅事。

明清的传奇作家有七百余人,作品近两千种,留存下来的也有六百多,数量相当惊人,其中名著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早已成为文学经典。

但令人惊讶不解的是,昆曲曾经深入民间,影响我国文化如此之巨,这样精美的表演艺术,到了民国初年竟然没落得几乎失传成为绝响。

职业演出只靠了数十位&ldo;昆曲传习所&rdo;&ldo;传&rdo;字辈艺人在苦撑,抗战一来,那些艺人流离失所,昆曲也就基本上从舞台消失。

战后梅兰芳在上海那次盛大昆曲演出,不过是灵光一现。

第二部分第4章白先勇说昆曲(2)

南京在明清时代也曾是昆曲的重镇。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写风流名士杜慎卿在南京名胜地莫愁湖举办唱曲比赛大会,竟有一百三十多个职业戏班子参加,演出的旦角人数有六七十人,而且都是上了妆表演的。

唱到晚上,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

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城里的有钱人闻风都来捧场,雇了船在湖中看戏,看到高兴的时候,一个个齐声喝彩,直闹到天明才散。

这一段不禁教人看得啧啧称奇,原来乾隆年间南京还有这种场面。

夺魁的是芳林班小旦郑魁官,杜慎卿赏了他一只金杯,上刻&ldo;艳夺樱桃&rdo;四个字。

这位杜十七老爷,因此名震江南。

金陵是千年文化名城,明太祖朱元璋又曾建都于此,明清之际,金陵人文荟萃,亦是当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花丛狂少

花丛狂少

校花,警花,白领之花,护士之花,萝莉之花,只要是花,一个也不能够放过,往死里干!叶飞宇,暴打学校小霸王,调戏绝色俏校花,踏入黑道的那一刻,他仰天大吼兄弟们,举起你们手中的砍刀,血染屠刀开路,杀尽强敌,巅峰称王!...

食全食美

食全食美

一国公主居然爱上了厨艺,立志成为奥特斯大陆最厉害的魔法厨师。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传说中那宿命的恋人,是为了得到个食全食美的人生。感谢腹黑妖孽攻制作的封面...

穿越年代农家女

穿越年代农家女

莫名穿越异世七十年代,家徒四壁不说还欠着巨额的外债,奶奶不亲爷爷不爱,为了还债娘当爹用,爹呢?太娇弱了。这可咋办啊,心雨小姑娘发奋图强,要带着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前途荆棘丛生,小姑娘怒了,谁敢拦我,让你们尝尝铁拳的滋味。你不是我们亲生的。一句话让女主懵了,那我是谁,我的父母他们在哪里?...

做反派也要风靡修真界+番外

做反派也要风靡修真界+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做反派也要风靡修真界作者子夜月文案身为魔尊,沈池在修真界可谓人见人畏,最后败于死对头手下,本该魂飞魄散,睁开眼却回到了幼时。随即一个自称反派系统的东西告诉他,他是一本书中的反派,而他的死对头正是男主。再次进入修真界,沈池发现,不止是男主,似乎所有人都疯了。...

狸不开,桃不走/燃烧吧!姑姑+番外

狸不开,桃不走/燃烧吧!姑姑+番外

标签宫廷侯爵关键字主角陆映真,书风雅说起我的表侄子,那可是狐狸的心肠,恶魔的手段,一张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我无奈乖侄子,你有属下千千万,为什么非要找姑姑替你做事?...

我,大明杀神

我,大明杀神

穿越成永乐大帝嫡次子汉王朱高煦的嫡长子,朱瞻壑心里苦。不能穿成宣德皇帝朱瞻基,但朱瞻墉朱瞻墡不行吗?可事已至此,朱瞻壑也没有办法。想逃去云南就藩?可游戏规则是永乐大帝制定的,最终解释权归人家所有。想做点好事,结果莫名其妙的成了剿灭倭寇的头功。从征草原,结果莫名其妙的带人筑了一座京观。想管理好封地,结果成了刀(放)耕(火)火(烧)种(山)的头功。想去倭岛挖点金银矿,结果屠了个城,顺带抢了百万倭奴当奴隶?自此,朱瞻壑在杀神的路上越走越远。若干年后朱棣乖孙,爷爷老了,你该回来继承皇位了。众武将恭迎汉王世子登基!朱瞻壑皇位?不不不,爷爷,您该不会认为孙儿费劲吧啦拿回西域是为了哈密瓜和葡萄干吧?还有,您觉得要不是为了西欧大白马,孙儿会远征奥斯曼和帖木儿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大明杀神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我,大明杀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