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第1页)

皇上注意身体!

皇上该休息了!

又譬如琉璃厂,如今还在。

阿城说,在他小时候,也就是50年代初,许多店铺的后院房内还雇着不少穷文人专门抄写文物文件,写一笔好字,一千字的工钱,好像是一两毛钱。

这些细节,在我这上海人听来,真是有意思极了。

可是北京朋友中,似乎也就阿城格外知道、格外留意这类事,其他北京朋友的&ldo;文化记忆&rdo;,十之有九可就是解放后的新北京了。

譬如刘索拉说起她的高干朋友们,有些关节我就不能立刻听明白。

譬如索拉说王朔是&ldo;军区大院儿的孩子&rdo;,说起她自己,却说&ldo;咱们是胡同里长大的&rdo;。

什么意思呢?按说胡同里长大的,多数是城市贫民,可索拉分明是高干子弟,她的亲叔叔是鼎鼎大名的刘志丹‐‐我终于明白了,就因为刘家官位高,所以进城后分配的住处是胡同深处的四合大宅院,自然比几百户军属的&ldo;大院儿&rdo;高级太多了。

我记得1978年来北京上学,有一天在哪座楼顶上往下看,看见一户完整的四合院正在大装修,雕梁画栋,油漆一新,一打听,说是刚任命的文化部长黄镇同志马上就要搬进来。

上个月有朋友在鼓楼附近一家&ldo;竹园&rdo;宾馆请吃饭,进去一看,好气派,亭台馆榭,古木繁花,一打听,原来是康生的旧宅,昔日的王府,早先的主人,曾是有名的小德子与盛宣怀。

再譬如老同学吴尔鹿,八年前在国子监街买下了自己的四合院,种满花草,给我讲起北京老四合院的说法,我记得这么两段,一说是:

&ldo;天棚葡萄金鱼缸,肥狗壮丁胖丫头。

&rdo;

另一说是:

&ldo;房新树矮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rdo;

下面我倒可以说说我对北京的&ldo;视觉记忆&rdo;。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74年,为了看&ldo;文革&rdo;期间的全国美展,刚到美术馆,人山人海,原来江青同志才来视察,刚离开。

群众纷纷语告,在工农兵的画面前,江青说:

&ldo;什么叫艺术,这就是艺术。

什么叫伟大,这就是伟大。

&rdo;

那时,北京的旧城墙早已拆干净了,全城的四合院一户也没拆,绿树成阴,京津唐一带大地震还没发生,所以四合院不像后来成了破烂混杂的大杂院,&ldo;清明节&rdo;天安门运动也还没发生,所以天安门广场非常空旷。

当时的长安街还走着骡马大车,所有人穿着中山装人民装,所有街面或楼道都堆着大白菜……除了故宫天坛颐和园,北京到处挂着国家机关的门牌:国务院、外交部、统战部、财政部、宣传部、总政治部、中央军委、警备区司令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等等,等等,等等。

多年后,我在安东尼奥尼题为《中国》的纪录片里看见了六七十年代的北京,空旷,荒凉,沉闷,我看了,居然很亲切,那是我这辈人关于北京&ldo;文化记忆&rdo;的经典版本。

概括说来,北京不是明十三陵,1972年。

选自法国70年代摄影集。

清帝都,而是一座共产党的城市,一座被共产党成功地乡村化的城市,一座完全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城市,就像今天电视里出现的朝鲜平壤,空旷,荒凉,沉闷。

但在一小部分准共和国青少年的记忆中,北京是骄傲的城市,这种骄傲的程度,取决于他们家长的行政级别与官位高低。

我所认识的北京同辈只要问你住在北京哪个区、哪个大院,上过哪所中学、小学,甚至托儿所,就掌握你的出身、地位与重要性:是区级还是市级,是民盟还是政协,是军区还是中央军委,是中央还是中央直属,是中央办公厅还是中南海,等等,等等,等等。

---------------

我们应该向那位大清国老兵丁好好学习(2)

---------------

他们说起朋友时,十之有九不是朋友的名字,而是对方家长的名字,这些名字不用介绍,譬如刘少奇、邓小平、邓颖超、陈毅、彭真、叶剑英,等等,等等,等等;另有一批家长的名单也无须介绍,譬如郭沫若、老舍、曹禺、胡风、郑振铎、吴祖光、徐悲鸿,等等,等等,等等;还有一批名单恐怕也无须介绍吧,譬如傅作义、蒋光鼐、梁启超、梁漱溟、章乃器、黄炎培、马寅初、梅兰芳、齐白石、张伯驹,等等,等等,等等。

在上海、台北、香港以及海外,也住着不少民国共和国政要名流的后人,但没有一个中国城市像北京这样,密集居住着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家属。

他们有的闭口不语,从不说起以上人物,有的对于上代未曾公开的轶事或屈辱如数家珍……今日出版盛世,你可以在无数书籍中读到北京的&ldo;文化记忆&rdo;,可是很难读到关于以上人物真实生动的描述。

譬如今年初夏,北京播放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其中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解放后借住亲戚张伯驹家里十六年,死在张家。

大家知道,民国年间张伯驹变卖房产,购买晋唐时代的稀世文物,解放后又将文物捐献国家。

可是他晚年怎样呢?我有一位京城朋友曾是张伯驹的忘年交,说起这位民国公子的最后岁月‐‐70年代末,张老先生每天醒来头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对着所有节目张嘴傻看,除了吃饭,一刻不离开,直到夜里上床睡觉,直到死,天天如此。

我们应该请张伯驹之流来参加这次会议。

但从他晚年的故事中,我们看见,北京的文化记忆,他个人的文化记忆,在他身上似乎冻结,终止,没有意义了。

我不懂历史,更谈不上北京的&ldo;文化记忆&rdo;。

我对北京甚至一点也没有&ldo;都市想像&rdo;‐‐北京的&ldo;都市想像&rdo;可不是谁都可以&ldo;想像&rdo;的,它需要的根本不是&ldo;想像&rdo;,而是权力‐‐1949年以后的北京&ldo;都市想像&rdo;,首先是,也只能是毛主席的&ldo;都市想像&rdo;,例如拆毁城墙、到处建立苏式工厂之类,而他的想像全部实现了。

改革开放后,北京的&ldo;都市想像&rdo;是历任市长譬如陈希同、张百发,以及今日王岐山等等连同大群开发商及所谓国际建筑大师的宏伟&ldo;想像&rdo;,例如&ldo;民族风格&rdo;的建筑大盖帽、拆毁胡同四合院、起建歌剧院、奥运会场、中央电视台之类,他们的想像,也全部实现,或正在实现中。

总之,在北京,我看不出北京居民的&ldo;都市想像&rdo;,北京居民的义务是尽快配合大规模迁移,他们被&ldo;请&rdo;出北京,落户郊外,将他们在北京城所剩无几的&ldo;文化记忆&rdo;尽快抹杀干净,实现政府的&ldo;都市想像&rdo;。

算回去,民国北平的&ldo;都市想像&rdo;,是将古老帝都改造成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1949年后的北京&ldo;都市想像&rdo;,是将这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改造成革命化、军事化、乡村化的城市。

1979年以后的北京&ldo;都市想像&rdo;,是将这座点缀着古都遗迹的准共产党城市化妆成香港化、美国化的摩登城市。

今天,北京以无数欧美城市、街道、小区的名字,命名北京城无数角落‐‐北京过去二十年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北京的想像力、全中国的想像力,甚至全世界的想像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们相爱吧

我们相爱吧

订婚前一天,她被闺蜜挖了墙角,然后误撞帝国大少,被压了身。第二天,原本吃干抹净各自走人,某男却撂下一句话,要娶她为妻。他是南岭帝国的继承人,翻手云覆手雨,是整个江城市女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然而,凌宸轩睡她,娶她,全然是因为商业利益。只是后来不知心的方向,居然想要给尽她无限的宠爱。...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大秦凉国公幺女谢昭昭错把奸贼当良人落得家破人亡凄凉惨死的境地。再次睁眼她重生在花轿里还被前世冤家抢了亲。冤家眯着阴戾双眸撂下狠话你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从此她杀人他递刀。她点火他煽风。她一路虐渣报仇他一路保驾护航。谢昭昭迷惑。前世好好的温良少年今生怎么成了个混世魔王还傲娇毒舌不要脸!这画风有点不对哦。...

老公大人,离婚吧!

老公大人,离婚吧!

一个女人的青春有多长,顾媛对陆离的爱就有多长。然而这个她爱了十一年的男人,却视她为毒瘤,百般折磨。直至他将她推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彻底结束了这份卑微的感情。三年时间,她蜕变得成熟聪明美丽,在他眼里却是恶毒狡猾丑恶。她终于明白在婚姻里,没有好坏男人之分,只有对你好与不好的男人。他再优秀,不爱就是不爱,她...

农家仙泉

农家仙泉

猪脚偶得仙泉空间,毅然辞职回家种田。青山果林任鸟飞,绿水池塘凭鱼跃。仙泉在手,吃喝不愁,没事遛遛狗。...

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

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

关于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聂琚是皇帝亲手养大的小公主,最宠爱不过。某日她肚子疼,晕倒在偏殿,迷迷糊糊中看一位半祼的男人,向他求救却被无情拒绝。醒来后,她喜提驸马谢玄也就是那个半祼的男人。她强烈抗议越是冷酷的男人,背地里玩得越花,谢玄大抵有花柳病,必须退婚!她翻墙去谢家,发颠逼谢玄退婚。谢郎,花柳病不用愁,咱好好治!谢郎,我喜欢在榻上勇猛的男人,你多喝些补药。谢郎,我一见你,就取好了咱们孩子的名字。—...

春风一度,八零小村医一胎三宝

春风一度,八零小村医一胎三宝

家属院最有出息的孩子陆思行,跟着父亲去小溪村出趟差,碰见被害的崔时珍跳下水,陆思行跳下水去救人,没想到这姑娘这么主动,抱着他就亲了起来,两人春风一度竟有了关系,先婚后爱的故事,家属院的家长里短,多胎养崽崽的日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