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1页)

不过这里用&ldo;以及&rdo;联起来的前后两项是平行的,并没有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

其次,我坚决反对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或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

理由有四:

一、这种划等号的办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找不到任何先例或根据。

恩格斯和列宁阐明历史唯物主义时都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为据,在讨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就要深刻体会这篇序言,特别是这几句著名的结论:

&ldo;……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rdo;

这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同属于&ldo;社会存在&rdo;,而&ldo;精神生活&rdo;就包括意识形态,只是社会存在的运动和变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常指出意识反映的虚幻性,和客观社会存在是本质不同的两种动力。

所以马克思紧接着上文就告诫人们必须时刻把&ldo;可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rdo;物质变革和&ldo;不能根据来判断这种变革时代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rdo;。

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就如同把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等同起来是一样错误,混同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这就是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说的致命伤。

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其它经典著作里,(1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多次提到由于社会分工,有专门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历史持续性和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

这就是说,它要有由过去历史留传下来的&ldo;思想材料&rdo;,而在一定的社会类型和时代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既已变革之后,前一阶段的意识形态还将作为思想材料而对下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发生作用和影响,意识形态的变革一般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变革,这个事实也是斯大林自己所强调过的。

这个事实是历史文化批判继承的前提。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列宁严厉地批判了&ldo;无产阶级文化&rdo;派的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态度,而毛泽东同志也多次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文化要批判继承,也正是由于这个道理,上层建筑决不能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

三、上层建筑比起意识形态来距离经济基础远较邻近,对基础所起的反作用也远较直接,远较强有力。

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列宁说,&ldo;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rdo;,恩格斯在给施米特的信里把意识形态称之为&ldo;那些更高地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rdo;(12)。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ldo;法律&rdo;和&ldo;法观点&rdo;,&ldo;政治&rdo;和&ldo;政治观点&rdo;往往同时并提而截然分开,这些都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不能混同的明证。

四、如果确认上层建筑包括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和意识形态两项,在这两项之间划等号就是以偏概全,不但违反最起码的形式逻辑,而且也过分抬高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甚至抹煞了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的巨大作用。

这就有坠入唯心史观和修正主义的危险。

意识形态既自有专名,何必僭用上层建筑这个公名,以致发生思想混乱呢?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说:

&ldo;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rdo;

这几句话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简赅也最深刻的阐明和发挥,既肯定了经济基础,又指出了政治和经济的密切联系,至于意识形态则是这二者的反映。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意识形态列入上层建筑,更没有在它们中间划等号。

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只有意识形态是反映,而政治和经济都是&ldo;社会存在&rdo;,不能把存在和意识等同起来。

编者在对这个问题感到惶惑以后,为着想澄清这个问题,查阅了五十年代初期的与此有关的一些苏联论著,特别是《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学习杂志出版社,1954)、《斯大林语言学著作中的哲学问题》(三联书店,1953)和康士坦丁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55),才察觉到本文所提的问题,并非自我作古,而是一个老问题了。

五十年代初期在苏联早已掀起过激烈争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所转载的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中一篇未署名的《论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篇长文,这显然是对当时的争论所作的总结,结论是从文艺观点来替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辩护。

该文指责特罗菲莫夫&ldo;不承认进步艺术的上层建筑性质,硬说&lso;马克思把艺术当作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没有把它列入上层建筑,他只把政治和法律列人上层建筑。

&rso;&rdo;我的看法显然和这个受斥责的&ldo;硬说&rdo;不谋而合,所以就专心致志地等待作者说出理由。

可是下文洋洋万言部在回避为什么意识形态非取代上层建筑不可这个关键问题,听他说来说去,就只归结为一句话,否认文艺的上层建筑性,就是否认经济基础对于文艺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没有否认经济基础对于文艺的作用和影响,现在把意识形态改称为上层建筑,就可以保证经济基础对文艺必起决定作用吗?更奇怪的是该文作者从他的论点所得出的关于艺术的看法。

他说:&ldo;艺术本身乃是科学分析的结果。

&rdo;他反对&ldo;艺术观点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在原则上有什么分别&rdo;,因为据说&ldo;艺术创作就是社会艺术观点的具体表现和体现&rdo;,这正如否认政治和政治观点有什么不同一样。

这样一来,文艺作品不是用具体形象直接反映现实,而只是反映作者主观方面的文艺观点了。

这种&ldo;主题先行论&rdo;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艺的明确教导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有人怀疑我们在搞西方美学史,为什么要辩论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从这一具体事例就可以得到回答。

不弄清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美学观点。

从这番辩论和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的武器,同时也认识到许多号称马列主义权威的人,特别在苏修那里,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实在太不严肃,前车之覆应引起后车之戒。

这个歪曲马列主义的盖子是不会长久捂住的,愈早揭开就愈早肃清流毒。

我们要弄清问题,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斯大林。

毛泽东同志对斯大林早有&ldo;三七开&rdo;的正确评价。

斯大林在辩证唯物论方面没有正确理解否定的否定;在历史唯物论方面他以意识形态代替了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方面没有正确理解这种过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过早宣布苏联为&ldo;全民国家&rdo;;这些可以说是他的&ldo;三分&rdo;过错,但并不能埋没他在国内战争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功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们相爱吧

我们相爱吧

订婚前一天,她被闺蜜挖了墙角,然后误撞帝国大少,被压了身。第二天,原本吃干抹净各自走人,某男却撂下一句话,要娶她为妻。他是南岭帝国的继承人,翻手云覆手雨,是整个江城市女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然而,凌宸轩睡她,娶她,全然是因为商业利益。只是后来不知心的方向,居然想要给尽她无限的宠爱。...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大秦凉国公幺女谢昭昭错把奸贼当良人落得家破人亡凄凉惨死的境地。再次睁眼她重生在花轿里还被前世冤家抢了亲。冤家眯着阴戾双眸撂下狠话你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从此她杀人他递刀。她点火他煽风。她一路虐渣报仇他一路保驾护航。谢昭昭迷惑。前世好好的温良少年今生怎么成了个混世魔王还傲娇毒舌不要脸!这画风有点不对哦。...

老公大人,离婚吧!

老公大人,离婚吧!

一个女人的青春有多长,顾媛对陆离的爱就有多长。然而这个她爱了十一年的男人,却视她为毒瘤,百般折磨。直至他将她推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彻底结束了这份卑微的感情。三年时间,她蜕变得成熟聪明美丽,在他眼里却是恶毒狡猾丑恶。她终于明白在婚姻里,没有好坏男人之分,只有对你好与不好的男人。他再优秀,不爱就是不爱,她...

农家仙泉

农家仙泉

猪脚偶得仙泉空间,毅然辞职回家种田。青山果林任鸟飞,绿水池塘凭鱼跃。仙泉在手,吃喝不愁,没事遛遛狗。...

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

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

关于小公主美颠颠,大将军宠宠宠宠宠聂琚是皇帝亲手养大的小公主,最宠爱不过。某日她肚子疼,晕倒在偏殿,迷迷糊糊中看一位半祼的男人,向他求救却被无情拒绝。醒来后,她喜提驸马谢玄也就是那个半祼的男人。她强烈抗议越是冷酷的男人,背地里玩得越花,谢玄大抵有花柳病,必须退婚!她翻墙去谢家,发颠逼谢玄退婚。谢郎,花柳病不用愁,咱好好治!谢郎,我喜欢在榻上勇猛的男人,你多喝些补药。谢郎,我一见你,就取好了咱们孩子的名字。—...

春风一度,八零小村医一胎三宝

春风一度,八零小村医一胎三宝

家属院最有出息的孩子陆思行,跟着父亲去小溪村出趟差,碰见被害的崔时珍跳下水,陆思行跳下水去救人,没想到这姑娘这么主动,抱着他就亲了起来,两人春风一度竟有了关系,先婚后爱的故事,家属院的家长里短,多胎养崽崽的日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