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黄金水稻(第1页)

民以食为天,这是真理,肚子不饱任何事都是假的,没有动力就无从谈起。

中元节后,早熟的稻子可以收割了,生产队按照惯例先搞了一批新稻谷,这一批新收稻谷有2000多斤,在床上晒了两天左右就全晒干了,人均分到各家户,人口多的家庭正好有一担,大家分到了新稻谷,首先是尝尝鲜,都直奔大队碾米房和公社碾米房,加工一100斤费用2毛角,费用确实便宜,当时柴油2角七一斤,碾一百斤米4分钟搞定,非常的快,公社农机站是运福师傅,碾米技术好,大伙都喜欢找他碾米,他碾出的米,碎米少,而具糠壳弄得很干净,是农机站的技术能手,其次是光平师傅,打米磨面都搞得非常好,太度和蔼,喜欢与大家打成一片。

大队农机站是刘师傅和李师傅,刘师傅是老农机员,技术不错,各种农机都会用,犁地机,机耕船,这些工具他用得很溜,他还是大队的文艺骨工,当时公社有剧团,各大队也有剧团,他们不但要搞生产,维修农机,还要宣传表演节目,刘师傅最拿手的有“空杯来酒”

,“大变活人”

“胸口碎大石,”

当时的人们对一些魔术缺乏了解,认为那是法术,表演者保密成度高,绝不剧透或透露,让观众觉得非常神秘,对表演得十分崇拜和尊重,甚至对会魔术师产生敬畏之感,生怕他用法力使坏,还真当一半仙看待。

刘师傅平时到了各队助农,用机器耕作比较快,会去每个生产队干几天活,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表演一些小魔术为大家助助兴。

李师傅开12马力大柴油机,修理技术一流,平时闲的时候就维护保养柴油机,把机器全部撤散,零件摆成一个是一个的清洗干净,换上新的机油,他们维修保养,孩子们耳闻目睹,也对机械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也是很多人从这方面第一次了解机器,认识机器。

大松生产队产量都比较高,比其他生产队较早熟,所以调去粘米的基本上就是这个队的人,全包了,全包了,两个碾米房,不用包,也就这个生产队,目前来打米的最早,其他队还得晚几天。

粘米的,有的先挑回去,有的后挑回去,用风车把米车一下,新米就出来了,碾出来的米拿回家要用风车把糠米清理干净,生产队的风车就是米糠分离器,一个生产队有五六台风车,这是生产队晒粮场必用的工具,这些风车全都是手摇式木壳子,木柄,叶子也是木制的,当时也没有电,全都使用人手为动力,干一上午活,消耗一碗米饭。

社员们碾好米从农机房挑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的,他们挑着的是大米,也挑的是幸福,走过田间大道,大道两旁的稻田金黄湛湛的,晚几天他们也将被收割,稻子勾了头,弯了腰,今年的产量一定不会少,又是一个丰收年。

太平坝向家坝这一坝,两坝全都是上好的水田,水源条件好,便于耕种,也没有坡地,虽说是梯田,但这是低矮的梯田,不像云南,贵州那种高山梯田,丘陵地带的梯田其实很平整,上下一块平均相差也就一米左右,相差二三十公,而且每一块田的面积还非常大,既可人耕种,也可机械化耕种,但当时来说,大部分都是人力耕种,机械化还没有实现,但是所有的宣传墙上都有一行特别醒目的标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农机站,外墙上都写有这几个大字,现看来机械化是其中一部分因素,其实产业结构也非常重要。

太平观有一条大堰河河的两边全是上等的稻田,这里适宜种水稻,而且旱涝保收,泥巴也是黄泥土,适合种植水稻,这里的水田很稳水,不容易漏水,所以种水稻也是这里的第一选项,水稻产量也比较高,而且稻米的口感比其他杂粮好吃的多,用一句鱼米之乡来形容这里也不为过。

公社政府大院,己修建了一半的高度,由于要开始抢收稻谷,也就暂时停工了,等收完水稻再复工,大松爸爸的瓦工班也暂时停止做瓦坯了,但以前的干瓦坯要抓紧装窑烧瓦,这样烧过的的瓦坯变成成品就可以随便堆放,不怕风吹雨淋,没烧的土瓦坯一见水就变成黄泥了,瓦工班有两人口窑,一口可以装一万多瓦,两口窑同时点火,刚好装完所做的瓦坯,也减轻了瓦工班的后顾之忧。

特别是夏天做瓦,最怕打白雨,白雨是老百姓对夏天阵雨的一种称谓,夏天的阵雨特别是川北地区,下午一两点钟,说下雨就下雨,让人防不胜防,雨点指头大,看上去晶莹剔透,白得透亮,所以叫白雨,“有一点一个泡,长年好睡觉”

之说,说明雨很大,大到不能下地做事。

做瓦之所以选择夏天,是因为太阳大,气温高,瓦坯容易干,但有好处的同时也有一问题,中午下白雨,如没准备好,很容易被大雨淋坏,当时条件有限,不可能搭建一大工棚,一是没那资金,根本没纳入预算,当时一切建设都是以节约成本为准则,能省必须省,当节约的也一定要节约。

当时的瓦工班除了食堂就是瓦工师傅的简易遮阳棚有2平方米,上面是稻草毛栅,稻草毛栅就是遮风挡雨用的简易工具,一捆稻草展开,一根两米长竹子对破,夹住稻草,就扎成了遮风挡雨的毛栅,经济,环保,低廉,适用,可以盖砖,也可以盖瓦,主要是下雨天用来遮雨用的。

砖瓦厂必备大量毛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窑同时点火,燃料还是普通柴火,煤炭成本高,两窑共六个烧火工,每人八小时每天,四小时换一次班,烧砖烧瓦是个高温活儿,比较热,一窑要烧24小时可以达到温度,一旦达到温度,就可以点青火,闭窑,点青火的目的,烧出来的瓦就是灰色(鸽子色),非常漂亮,点完青火闭窑,上下用泥封闭,上面做窑田,窑田里灌满水,可以降温,水浸下去,砖灰可以变成灰,前三四天,窑田不能缺水,必须专人看管,专人挑水倒入窑田,否则前功尽弃,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烧窑可费柴火了,大捆大梱往里扔,那熊态的大火,好似老君烧丹炉,火焰通红通红的,特别是晚上十分壮观,几里外都能看见窑火,窑火特别旺,能照亮半边天,这瓦是专门修公社政府大院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用在这里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烧窑师傅可以说汗流浃背,还得大量喝水,因为太热。

得加紧干,烧完窑好回去收割稻子,老百姓就是实在,干着手里的还想着地里的,勤劳纯朴是百姓的本质,热爱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

由于柴火充足,不到两天就达到了点青火的温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师士传说

师士传说

师士传说由作者方想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师士传说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恐怖女主播+番外

恐怖女主播+番外

恐怖女主播作者吞鬼的女孩文案我是个网红女主播,专门直播见鬼第1章走投无路我叫元君瑶,这个名字是外婆给我起的,意思是美玉,但我一点也不美,反而是个丑八怪。据说,我生下来不到三个月,脸上就开始长瘤子,爸妈把我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之后说,这是纤维瘤,良性的,死不了人,但不能割,割了还会长,说不定就长成恶性的了。我爸从那以后就开始打我妈,说我妈的基因不好,才生出我这么个病怏怏的赔钱货。没两年,我爸升职了,就跟我妈离了婚,从那以后再也没...

新界名媛,总裁的第一爱妻

新界名媛,总裁的第一爱妻

新界名媛,总裁的第一爱妻由作者沐若花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新界名媛,总裁的第一爱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冷傲黑帝的小乞丐

冷傲黑帝的小乞丐

李莫言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纵然我斩了这情丝千次万次,却终究还是斩不断,逃不出沐夜辰不管我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你李莫言生生世世只能是我的。两个人就像是想互相取暖的刺猬,越想靠近便会让对方受伤,但是离开了彼此边去死去。这样的爱很沉重,但也很详细介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